【时间:2024年05月24日】【来源:相关审计机关】(转载自审计署网站)
审计署兰州特派办分党组在工作中注重精细化管理。
统筹谋划,提升审计质量。加大审计程序规范力度,优化审计现场全流程管控,重视审前调查和分析,找准审计重点,确保审计项目审前、审中、审后各项程序控制严谨细致、环环相扣。加大审计质量管控力度,修订办内审计文本参考格式,规范业务文书;各业务处设置审计质量管理员,负责对本处室审计证据进行复核,并在审计报告集中审理期间参与交叉审理,提升审计质量。加大审计信息跟踪力度,定期梳理统计审计信息审理、报出、采用、销号等情况,提高信息督办效率和针对性,防范审计风险,提升审计成果;对重点信息采用“双人审理、三审把关”,确保审计信息和移送事项定性准、事实清、证据全。
强化联动,提高审计成效。法规审理处前移审理关口,与审计组同步研究最新政策、工作要求等,增强审计和审理的良性互动。以“法治之窗”特色支部品牌建设为依托,对审计移送事项查处与办理、审计信息撰写等事项持续进行研究,向全办推送研究成果,提升研究成果的实用性。税收征管审计处在具体审计项目中,采取大数据审计与重点疑点抽审核查相结合的方式,由综合组向各审计小组实行“派单制”下发问题线索疑点,各审计小组以“每周报”形式定期反馈核查进展情况,畅通上下联动渠道,促进沟通协调。
严谨细致,精准发力优化服务。办公室根据各审计项目进展情况,及时统筹调整人力资源安排;严格外部调查、业务介绍信开具、银行账户和房屋权属登记信息查询等审批管理,从严规范审计行为。人事教育处开展选拔任用、个人事项报告等制度培训,为严格按制度管人管事打好基础;推行“每周工作任务清单”,对工作任务按周实施台账式管理、清单式销号,不断提高人事干部工作水平。农业审计处结合干部队伍结构特征,建立动态关爱台账,在日常工作中及时关注干部思想动态,认真研究问题,多渠道、多维度倾听和解决干部思想症结。社会保障审计处针对每名青年干部“量身制定”不同培养计划,做到“擅长的常巩固、拙于的勤练习”,综合考虑审计项目难度、规模等因素,轮流安排青年干部当主审、讲案例、写材料,提升青年干部遇事能查、开口能说、提笔能写的综合素养。
审计署深圳特派办把预算绩效管理作为审计机关自身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构建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新格局。
健全制度机制。组织专班全面梳理预算管理相关制度,修订完善《审计署深圳特派办预算和财务管理办法》《审计署深圳特派办行政事务管理办法》等制度,将审计署预算管理绩效考核办法关于预算管理、资产与政府采购管理的量化考核评分细则逐项分解、责任到人,建立健全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机制,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全过程,构建“事前有预算,事中有监督,事后看绩效”的闭环管理系统,让绩效管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强化绩效运行监控。将绩效管理理念、管理措施与信息化建设有机融合,充分发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实时监控、风险识别和预警机制,建立季度分析研究机制,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管理等职责落实到岗、明确到人、具体到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绩效目标如期实现、执行进度顺利推进。
深化评价结果应用。积极推进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以预算编制为始,将事前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预算编制和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将“双监控”和季度评价结果作为年中预算调整的考量标准,对照项目绩效目标,及时提示责任处室整改纠偏。在全办范围公开年度绩效目标和绩效评价结果,健全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与整改、激励与问责制度,把绩效理念、绩效要求贯穿到预算管理的每个环节,实现“评价—反馈—整改—提示”的良性循环,形成以结果为导向、以目标为基础、以评价为手段、以结果运用为保障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