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业务专区 / 审计科研

全省审计机关多措并举做实研究型审计

【信息来源:  信息时间:2022-06-20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时间:2022年5月25日】【来源:辽宁省审计厅办公室(秘书处)】(转载自省审计厅网站)

今年以来,全省审计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侯凯审计长关于推进研究型审计的指示精神,坚持“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提升”这一路径,多措并举夯实研究机制平台、强化制度和组织保障,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鞍山市审计局:一是以专业团队建设打造研究载体。在局内选拔出40名优秀审计干部组建鞍山市审计局“投资审计团队”和“数据分析审计团队”,同时为两个团队的学习成长和业务开展建立专门的审计实验室。团队采用打破分管领导、科室、行业界限的组织方式,以点带面,辐射全局。通过深入开展政策理论研究和案例实操,探索构建审前研讨会、审中调度会、审后分析会、成果讲评会“四会”实践机制。二是以加强人员培训和鼓励考取各类证书激发研究热情。以培养能查能说能写能力为重点,安排8名审计人员到审计署怀柔培训基地、南京审计学院、东北大学参加培训学习。局能力课堂以“能力夜校”的形式,对2021年参加中级审计师考试的同志进行了为期15天的培训,全局16名同志通过了中级审计师考试,通过率近50%。3人参加了注册会计师考试,其中1人已通过全部科目考试。三是通过审计科研工作提高研究能力。积极向省审计学会推荐科研课题及论文16篇,获得优秀重点科研课题二等奖1项,优秀论文一等奖2篇、二等奖1篇、三等奖1篇。1篇论文获得“2021年辽宁省青年论坛”一等奖。向省审计厅提交《大数据多维度分析 助力经济责任审计》等4篇成果案例。岫岩县审计局在《中国审计报》和《中国审计》杂志刊发学术类信息6篇。

本溪市审计局:着力构建审前研讨会、审中调度会、审后分析会、成果讲评会“四会”实践机制,有效推动审计工作质量不断提升。一是开好审前研讨会。项目实施前,召开审前学习研讨会。沿着“政治—政策—项目—资金”这条线谋划实施,确保精准揭示问题,深入剖析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建议,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二是开好审中调度会。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每半月召开一次审中调度会,进行动态纠偏,确保审计工作实现既定目标。审计组汇报阶段性进展、发现问题、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审理科提前介入,强化对审计取证、底稿编制、重要事项记录等各环节的把关,强化审计质量闭环控制。三是开好审后分析会。项目结束后组织召开审后分析会,总结项目的得失,分享好的经验和做法,注重对个别事项未实现审计目标的原因进行分析,不断探索、创新、实践、总结、提升,提高全体审计人员透过数字看本质、透过现象发现背后深层次问题的能力,提升审计成果的质量和水平,让审计成果有用、好用、管用,多出对党委政府决策有参考价值的精品,更加精准有效地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四是开好成果讲评会。结合基层工作特点,精心组织筹办以“全面提升审计质量”为主题的审计论坛,对准确把握研究型审计要义、培养审计干部“能查能说会写”本领起到推动作用。

丹东市审计局:在预算执行审计工作中,以行政事业科为主体的审计组,做细做实检察院审计项目的审前、审中研究,针对审计机关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草案编制、预算绩效管理、资产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查出的问题,积极推动审计整改,有效提升审计项目的效率和质量。一是研究以往审计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年初审计组就借阅近几年该局实施的法检机关审计项目案卷,向法检机关审计项目的负责人请教学习,启发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二是研究政策法规。审计组查询省政府、省财政厅网站,搜集整理了省本级财政资金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及三公经费管理等方面与预算执行审计密切相关的政策法规,进行认真细致的研读思考,把握好审计查出问题的定性尺度。三是研究财政财务实务。审计组成员在实施审计前,通过近1个月的持续学习,基本掌握了政府会计制度、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等相关制度措施的基础知识,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打下良好基础。四是研究共性问题。及时召开业务会议进行研究探讨,开拓审计思路,明确审计方向,提高审计效率,扩大审计成果。五是研究整改效率效果。审计实施过程中,审计组针对查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统筹考量实际情况,按照督促审计整改工作指引的相关要求,将其归纳整理、精细分类,与审计对象一起研究论证问题整改措施的可行性、成效性,努力实现问题立行立改是常态、分阶段整改是个例的督促整改工作目标。

阜新市审计局:为贯彻落实审计署和省审计厅关于深入开展研究型审计的部署要求,建立以研究为导向的审计工作机制,近日,阜新市审计局出台了关于开展研究型审计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明确了研究内容,强调审计什么就研究什么,根据被审计对象的历史沿革、发展脉络、改革方向和业务背景等情况开展研究,把研究工作贯穿审计工作全过程、落实到各环节,沿着“政治—政策—项目—资金”这条线研究立项、谋划实施、分析提炼、提出建议。《实施意见》提出了研究的具体方式和重点,包括关键节点研究、重点内容研究、质量控制研究。关键节点研究主要抓好审计立项、审计对象、审计实施方案、电子数据分析等方面研究工作,把“审什么”研究透彻,提出“怎么审”的具体措施,确定“由谁审”的人员分工。重点内容研究分为审中专题研究、结论推敲研究,要求审计组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定期集中研究审计重要事项,探讨疑点突破办法和问题发展趋势,对风险隐患及产生影响、后果作出预判。审计组报告初稿形成后进行讨论,讨论内容包括问题定性和处理,审计建议的可行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好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质量控制研究主要抓好研究型审理、研究型审计业务会,要求审理部门制定年度审计质量控制工作要点、完善审计项目质量规范标准、健全审计法规库、形成常见问题提醒事项清单,审计业务会要沿着“资金—项目—政策—政治”的脉络,归纳提炼问题、审视审计结论、提出对策建议,完善“四库”数据保障,推动审计成果转化。《实施意见》还提出了加强研究型审计培训、健全研究型审计激励约束机制、强化研究型审计队伍建设等保障措施。通过组织开展案例教学,以经典案例展现“政治—政策—项目—资金”这条主线在审计实践中的具体路径。改进考核评比,将研究型审计指标纳入优秀审计项目评选,注重把研究型审计落实情况作为年度考核重要内容,促进提升审计干部研究能力,营造人人向学、个个钻研的良好氛围。


附件下载: